留學資訊
為什么美國孩子看起來那么自信?
- 2017-12-19 16:18
- 來源:新航道留學
前言
美國人普遍自信,生活中,孩子們不怕生,會大大方方和成人對話;課堂上,學生會提出各種問題,不論難易;做演示、演講時,表現從容不緊張。他們朝氣蓬勃,平視自己周圍的一切,不仰視也不輕視,大多不在乎別人如何評價他們。
這種自信來源于何處?誰給了他們這么良好的自我感覺?
美國東華盛頓大學終身教授劉京秋博士被11年級女孩琳達的獨立性所震撼,數年來不斷反思中國式家長的痼疾——
(1)我們喜歡無微不至的關心,正是這種緊密的關系,常常把孩子包裹束縛起來了,無視了孩子可以自律、自省和自立的能力。
(2)這種呵護減少甚至剝奪了孩子自由探討真知的空間。反復向孩子告誡或灌輸一個道理, 是無法取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犯錯誤或經歷失敗的。沒有經歷錯誤和困苦的人生,將缺少對困難的認識,懷疑自己戰(zhàn)勝困境的意志力,也就缺少對挑戰(zhàn)未來、爭取成功的信心。
作者簡介
劉京秋,美國東華盛頓大學教育系終身教授,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兼職)。她在中國做過十年中學老師,1987年赴美,獲得愛荷華州立大學教育學博士,之后一直在美國從事師范教育和中小學教學,曾任東華盛頓大學教育研究生部主任、教師證書碩士項目主任。諳熟中美兩國中小學教育的她,將以親歷者和研究者的視角寫作這個專欄,并結合理論與實踐,帶領我們微距離觀察美國中小學。
我女兒高中的最后兩年上的是公立住宿學校。十一年級春假期間,同學琳達的父母雙雙出差,女兒就邀請琳達到我家里來共度一周的春假。
在她們要返校那天的清早,氣溫降到華氏四十幾度(10攝氏度)。我們老兩口趕緊套上了厚外套,在廚房里準備早餐。只見琳達從樓下臥室來到廚房,上身一件花格布襯衫,光溜溜的白長腿上只有短褲。我立即對她說:“琳達,快去加衣服,今天很冷呀?!绷者_客氣又淡淡地回答:“I am ok."(我沒事。) 女兒走進廚房,看看琳達,對我們說:“She should be ok." (她應該沒事。)我又重復一遍:“今天降溫,很冷呀?!?兩個姑娘誰也沒接我的碴兒。早飯吃罷,琳達好好地感謝了我們一通,然后分別給了我們老兩口熱烈的擁抱。門外接她們返校的車已經到了,我又囑咐琳達一次:“該加衣就加衣,不要凍著。”
一周后,我們接女兒回家。在路上,我問女兒:“上周琳達在咱家里玩兒得還好吧?”女兒說:“不錯吧。”但是女兒又加了一句:“那天從咱家出門后,琳達問了一句:'Is your Mom ok? '(你媽沒病吧?)”我吃驚地問:“為什么她問這句話?”女兒答:“你早上三次要她加衣服。” 我立時心里五味雜陳,追問了女兒一句:“你是怎么回應的?” 女兒答:“I am used to.”(我已經習慣了。)
我的反思
我是個教育工作者,自以為是個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母親,但這件事著實震撼到我了!這是教育方法之差?家長教育之差?中西文化之差?為什么17歲的孩子堅持為自己的生活做主,不接受大人過分的指點?這件事令我耿耿于懷,卻又不斷地反思。
其實在這之前,我一直在追尋為什么美國文化培養(yǎng)下的孩子那么自信、自立?
我到美國來不久,就感覺到周圍的美國人普遍自信。例如,許多孩子不怕生人、不拘場合,大大方方和成人對話,也不時向成人提出問題。我的同學們上課時,可以提出各種問題,不論難易;做演示、演講時,表現從容不緊張。他們朝氣蓬勃,平視自己周圍的一切,不仰視也不輕視。他們大多不在乎別人如何評價他們。
他們的自信來源于何處?誰給了他們這么良好的自我感覺?
快樂自信的美國人
首先應該歸功于美國注重獨立性發(fā)展的文化氛圍吧。
家長和老師都認同這一文化,也在共同延續(xù)這個文化的承襲。在這種文化氛圍中,孩子們有空間和機會學習探討自我(self identification)。 在這個探討自我的過程中,孩子們從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和特長,到自我實現,逐步增長自信,變?yōu)橛幼粤ⅰ?/p>
幾次在公園散步時,我看到年經夫婦兩人手拉手,親密地走在前面,后面跟著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孩子晃晃悠悠獨自跟在后面一米之遙,東張西望,有時蹲下摸摸小草,這時年輕父母的腳步隨之放慢,一旦孩子摔倒了,父母立即轉過身來,輕輕地問: “Are you ok?” (你還好吧?)孩子慢慢爬起來,點點頭,他們又各自照舊前行。沒有咋呼、沒有驚惶,沒有安撫。
Rita,我的同事,有兩個外孫子,一個三歲,一個五歲。女兒Anna離婚,是單身媽媽,Rita夫婦有時間就會幫助女兒照看兩個孩子。一個周末后,我們見面,互相問候周末過得如何,Rita滿面笑容地告訴我:“我們這個周末帶著大孫子在我們的度假小屋,Anna和新男友帶著小兒子,我們各自都過得很高興?!蔽液闷娴貑枺骸盀槭裁匆褍蓚€孫子分開呢?” “兩個孩子老在一起,沒有表現自己的時候。小的喜歡模仿大的,而大的總要考慮照顧小的。他們需要自己的空間來發(fā)現自己?!?/p>
Rita是教育學教授,Anna是小學老師。母女倆為每個男孩成為獨立的自己,從小就為他們如此計劃!
從進入學校的第一天,美國孩子們就踏上了發(fā)現自我、追求與眾不同的“我”的道路。老師會讓孩子們向全班做自我介紹,一周內老師把學生們的照片都貼在一面墻上,照片周圍寫上兩、三個字詞,是孩子用來描述自己的詞匯,如 happy(歡快),humorous(幽默), love to help(愛助人),smiling(愛笑),等等。這些字詞可真不只是文字,它們是孩子從小認識自己的開始,不同的字詞使孩子們認識到每個人之間的不同之處。但是只有不同,絕沒有孰優(yōu)孰劣。
家長和老師常常對孩子講的一句話是: “I am proud of you. ” (我為你而自豪。)以此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其次美國學生表現出來的自信心還源于學校課程中常年為學生提供的表現機會。
盡管美國家長和教育者們知道美國學生的數理化平均成績低于許多國家的同齡學生,然而英語語言學習仍然被奉為學科之首,因為聽說讀寫的交流能力一直被認為是工作中需要的首要素質。為此,從小學直至大學里,教學中始終安排有寫作、做項目和演講的活動,而且是人人參加,并有評估。在如此長時間的訓練中,學生鍛煉得不怯場,自然、著裝適當、表達大方。這種能力讓他們受益終生。不僅僅在課堂上,也延伸到其他的社交場合,包括我在上一篇中提到的高中生出席畢業(yè)舞會(PROM)時的表現。
1975年5月31日,當時的“第一女兒”蘇珊·福特與她的舞伴以及同學在白宮舉辦的高中畢業(yè)舞會上
最近兩位華裔朋友家各自接待了來自中國的中學留學生。兩位朋友都對我說,不知為什么,國內來的孩子,回家后愛把自己關在臥室里,我的朋友推門進去后,留學生總是顯得很慌忙,好像是在藏手機。他們?yōu)槭裁床恢彼馗嬖V住家大人,自己在和國內聯系,使用手機呢?這兩家自己也有同齡的孩子,他們說自己的孩子也常用手機,或是用來網上打游戲,或是聯系朋友同學,或是為了功課查資料。
他們的孩子不關臥室,不躲藏。有時他們會提醒孩子在手機上的時間太長了。他們真希望家里的留學生客人,也可以這樣公開大方得做想做的事。不要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放棄該做的事,也應該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隨意改變自己的想法。
我對這兩家朋友的提議是,給他們時間,學校和這個社會慢慢地能教會他們成為自己。美國學校里根據馬斯洛人類需求層次的理論來幫助學生成長。先保證學生們吃飽喝足,有安全感,然后學生們會感到被愛和獻愛,他們感到自己是群體的一員的同時,獲得尊重,實現自己的愿望。在這個需求的逐層實踐中,學校會努力創(chuàng)立環(huán)境,讓(新)學生們發(fā)現怎么做是安全可行的,不用躲藏,不能說謊,坦誠彰顯自己,正直積極,建立對自己的期望。這個過程不是排他性的,不是相互的競爭,不是培養(yǎng)自私、自戀的人,學生們漸漸形成自己的愿望,以此為努力的基礎,用正直的人格、勤奮的精神和堅持到底的意志力實現自己的愿望。
說了許多,還是以琳達的故事結尾吧。我感謝琳達向女兒提出的問題,也感謝女兒可以開誠布公地向我轉達琳達的感受。
她們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式家長的痼疾:我們喜歡無微不至的關心,正是這種緊密的關系,常常把孩子包裹束縛起來了,無視了孩子可以自律、自省和自立的能力。到了高中年級的孩子,成熟到能為自己負責了。既然琳達不覺得冷,我又為什么要強迫她加衣服哪?即使真像我所擔心的她會感冒,小病一下又何妨?就此她不就學會天氣變化時自覺添減衣服了嗎?
更重要的是,家長的如此呵護減少甚至剝奪了孩子自由探討真知的空間。反復向孩子告誡或灌輸一個道理,是無法取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犯錯誤或經歷失敗的。沒有經歷錯誤和困苦的人生,將缺少對困難的認識,懷疑自己戰(zhàn)勝困境的意志力,也就缺少對挑戰(zhàn)未來、爭取成功的信心。
家長們放開手,讓孩子們去闖。作為家長,我們“沒病”了,孩子們的天空就更寬闊了。